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這是從區公所網站上看到的文章,特別轉錄過來:
不過最後一句話倒是蠻嚇人滴~!


(1)苓仔寮:
苓雅在打狗時代為農漁兼俱的村落,連橫的臺灣通史載云:「莊瀕海,與旗後望,耕魚並耦,僅一寒村。」苓雅的「苓」字,據辭海註:「藥草名,與蘦通,大苦也。」又據爾雅註:「大苦,甘草之別名。」難怪民間望文義,謂此地曾盛產「苓草」,可治百病。

  其實苓仔寮的「苓」,原書為「笭」,笭仔為捕魚的網罟。苓仔寮又書為仔寮,是漁民卜居及搭蓋寮屋收藏羅網之所。後人以其地名欠雅,取名為「能雅」,又改「連雅」,旋再為「苓雅」。又因該地沙灘突出似洲渚,故又名「苓洲」。

  苓仔寮舊志寫作「能雅寮」,為古街之一。昔時為前鎮港之一部,最初有許姓者在此設置市場,而日漸繁榮。如采訪冊地輿篇:「大竹里能雅寮」之載,又云:「能雅寮街逐日成市」。

  又據「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記載,光緒十一年臺灣著手建省,需用浩繁,巡撫劉銘傳鑒於臺灣民間隱田特多,因奏准「量丈田畝,清查賦稅」以增加收入,並藉以建立土地制度之基礎。此項工作,計自十二年四月開始籌備,迄十八年五月結束,先後歷時六年之久。今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尚藏有淡水、新竹、鳳山三縣圖冊抄本各一帙,其圖冊書苓雅寮為「林竹寮」,顯示時的茅舍簇簇,隱約蘊藏在萬綠的竹叢中,別有「苓洲晴景」的風味。

  通常將苓仔寮的舊部落分成兩部份,分別稱為頂寮與下寮,東半部靠近過田仔的地方,地勢較高,叫做頂寮;西半部靠海地區,地勢低窪,叫做下寮。瀕臨港口的苓雅寮,由於碼頭的興建與儲油槽的設置,腹地侷促,日漸沒落。

  苓雅油庫順沿至十七號碼頭,是當年築港的淤泥填墊的低窪新生地,斯地在二次大戰前是全區最繁華的地方。為了防止淹水,樓基起碼墊有一公尺高,成為特殊的景觀,但均毀於戰爭末期。戰後違建林立,簡陋的木屋與雜亂的茅房在窪地隨處搭蓋,由於住宅低於溝渠,袛要一陣驟雨,宛如黃河泛濫,滾滾溝水破門而入,成為名符其實的「龍窟」。

  四十年代的苓仔寮屋漏偏逢連夜雨,既嚐水患之痛,又遇到處「碰壁」寸步難行之苦。村落臨海的西、北側,原有碼頭大道暢行無阻,碼頭竟以安全顧慮為由,築起一堵既高又長的圍牆,且掛起「行人止步」的紅燈,把路切斷了;南側油槽也築起高牆,不准通行,路也堵死,唯一剩下的通道,僅有成功路一面罷了。況且矮屋倚高牆,晴天擋風,熱不可耐;雨天堵水,一雨成災,環境之惡劣,不言而喻。尤其「禁建」更害苦了苓雅寮,新屋不許建,燬於戰火的建物不許修,觸目所見,盡是斷垣殘壁,一片淒涼景象。戰後災區,迄四十年代末期尚未復原者,全臺僅此一地,當時的苓雅寮是二次大戰遺跡最道地的「標本」,可媲美廣島的原爆紀念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