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日治時期「高雄第二公學校」之研究

李靜美,《日治時期「高雄第二公學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年。
(並未開放全文下載)

泉君の日本語教育史講座別館<台湾南部>(日本時代に開校した台湾の國民小學)

這位泉君也很厲害,最近實際走訪了台灣南部地區的所有日據時代就設立的小學:

裡面當然包含青葉公學校,不過內文中只提到苓洲國小,但沒有提到連體嬰的成功國小。

[轉] 父親的小學照片-苓洲國民學校

網路上發現的苓洲國小老照片,提供參考!

父親的小學照片-苓洲國民學校:

2003高雄燈會列車

2003年的元宵節期間,高雄港線特別行駛燈會列車。這幾張照片都是在火車上,行經十三號碼頭附近所拍的。當時十三號碼頭還沒退役。

火車行駛在愛河鐵橋上


眺望十三號碼頭。


十三號碼頭,正準備通過愛河鐵橋


當時停放在十二號碼頭的海上皇宮,仍然營業中。


火車頭已經在十二號碼頭了,但是車尾還在對岸的十三號碼頭(燈會列車頭尾都各有一節火車頭)。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苓雅市場前的火災(2004/10/22)

2004/10/22下午,成男生後方苓雅二路189巷口的老舊建築物失火,消防隊動員多輛消防車前來灌救。這個失火的地方,大概就是之前民國47年「苓雅市場大火災」位置附近。這天剛好在家閒閒沒事帶小孩,聽到鳴笛聲後跑出去看熱鬧,順便拍了一些照片。



火勢不大,但是濃煙密佈。交通管制中。


連雲梯車都出動了。


田西里的郭里長接受訪問。不過,失火的地方並不是田西里耶。



火災前的苓雅市場(民國47年)

在網路上找到資料了。舊的苓雅市場位置就大致在成男生的後方一帶。不過這一帶現在已改建為公寓,還有一座公園。


苓雅公有零售市場沿革:
1. 市場源自臺灣光復之初,因高雄市總人口有13萬餘,主要分佈於五塊厝、三塊厝、苓雅等舊部落,由於人口較為聚集,因此商人沿著大溝邊(現今苓雅二路181號)南側擺攤營業。
2. 地方仕紳張辰杞有鑑於此,遂於民國39年出資興建苓雅市場,地 點就是現在成功路西邊,苓雅二路南側(當時為大溝),市場南側 為田園,西面為私西面為私人漁塭。建築物竹木造,完成後售與 攤商營業。
3. 民國47年4月20日一場大火將市場化為灰燼。
4. 民國49年當時區長孫順天依市民之要求籌劃市場重建事宜,積極覓地,在現址苓雅二路135號南側重建苓雅市場,於民國49年11月開工興建,高雄市政府出資,在民國50年底完工,民國51年4月22日舉行開幕啟用儀式。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 快樂ㄟ菜市仔入口網站

「苓雅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的英文:Lingya First public Retail Market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天華戲院(待查證)

從一些文獻中發現苓雅寮曾經有間「天華戲院」,地點就在四維四路、成功一路的派出所前。目前已經完全找不到相關遺址。


參考文獻:
無名小子回憶錄:重返感性的簫聲樂界(翁自得):http://wtt.tw/my_works/weng46-1.php

日治時期苓雅寮公學校畢業生名冊(文建會)



摘自行院文建會網站:
本名冊係日治時期苓雅寮公學校畢業生名冊,年代自明治42年(1909年)至昭和20年(1945年)止,歷史悠久,名冊中有前市長陳啟川(該校第六屆畢業生,民國35至42年曾擔任該校第一任家長會長)及其家族成員(如陳啟峰等)、前議長孫媽諒(該校第十一屆畢業生,民國34年11月至42年2月擔任苓洲國校第一任校長)等地方名人之就學紀錄,翔實完整,頗具地方歷史意義與教育史料價值。本名冊內容除採用毛筆書寫外,亦有用鋼筆書寫者,保存完整。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1958年苓雅市場大火災

苓雅市場大火災的時間點發生在民國47年4月20日,在網路上找到幾篇有關於當時全高雄最嚴重的火災報導,一下子就燒掉200戶。有機會去翻舊報紙時再把這些剪報的原版給找出來翻拍。










參考資料
柯榮三:有關新聞事件之台灣歌仔冊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P88-95,民國92年。

另外這裡也有一些資料: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苓雅市場的所在位置,應該不是這個新聞所指的以前的苓雅市場。以前苓雅市場位置在哪裡,我再來查證一下。

苓雅市場大火災

這是從網路上發現的文史資料,還有「苓雅市場大火災」這種歌~這是有事實上的根據。而且這首歌除了描述火災的事實外,應該有一些正面的防火宣導意義。

請聽這本兮歌冊
火災事件兮問題
高雄苓雅寮詳細
卜來傳達乎大家
傳達大火兮災難
苓雅市場彼一層
彼拵各地都有罕
各間報紙朗有刊
.........(很長)

來源: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永平路及海邊路即將打通到三多四路

等了至少3/4個世紀,從日據時代徵收土地變成油庫、終站後國民黨強佔油庫、近年中油長年污染在地......一直到最近幾年,總算有了變化。市政府最近正在這一帶做都市重劃,海邊路與永平路將要延申,穿越這地區,並與三多四路連接,未來前景可期。記得提出這一帶要重建的是前高雄市長謝長廷先生,總算在現任市長任內將要完成,拭目以待!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十三號碼頭最後一瞥(2005.10.30)

高雄港十三號碼頭就是現在的光榮碼頭,之前屬於海軍軍港,在2005年10月30日開放參觀,同時也正式宣告退役。從小出生在附近,以往都只看到高聳的圍牆,根本不知道圍牆的另一端是做什麼的,只知道停了一堆軍艦。長大讀高中以後,才知道要到金門當兵的都一定要從這裡搭軍艦出海。小時候,有時晚上還會進行交通管制(甚至燈光管制),然後就有一堆有的沒有的坦克車等武器從碼頭進出。甚至有時候集結大批駕駛座在右邊的吉普車(新加坡的星光部隊)。終於在2000年以後,高雄港的空間逐漸「解放」,圍牆陸續拆除。在2005年10月30日,十三號碼頭舉辦正式退役的活動,並對外開放參觀。對照現在(2011年),照片上的建築,幾乎都已經被拆光光了。



十三號碼頭的軍營,以及其特殊的海洋迷彩塗裝


十三號碼頭旁的台鐵臨港線苓雅寮車場。有多少阿兵哥、軍用車輛武器及物資等都由這裡進出。


當天的活動,還找來一艘仍在服役中的登陸艦


登陸艦內的坦克車


登陸艦內的水鴨子登陸艇


臨港線在當時除了貨運之外,還有嘟嘟小火車(觀光火車)


愛河上的鐵橋。現已成為自行車道


活動當日,當時的葉菊蘭市長正接受三立新聞主播陳雅琳的專訪





活動現場。不過照片中間原本應該還有一棟建築已經移平。


特殊迷彩塗裝的建築


從高處看十三號碼頭


鐵橋旁的瞭望台





這天就只有我很阿Q的跑到這個地方來拍照,這麼多人就只有我在這裡!


從碉堡內往外看活動現場


碼頭房舍前的鐵道


十三號碼頭附近,高樓大廈林立。碼頭早已失去國防機密的功能。


當天有不少壯年男性披著紅彩帶,這些都是年輕時從這裡送到金門前線當兵的。


傍晚華燈出上,當天最後一班嘟嘟小火車通過十三號碼頭一帶。

雖然現在已經退役,而且已經成為許多重要活動的舉辦場所(如高雄燈會等),不過只要是遇到颱風天,這裡還是會停滿各式的軍艦在此避風,包括補給艦、甚至拉法葉艦也偶爾看得到。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永平路及海邊路即將打通到三多四路

等了至少3/4個世紀,從日據時代徵收土地變成油庫、終戰後政府仍強佔油庫、近年中油長年污染在地......一直到最近幾年,總算有了變化。市政府最近正在這一帶做都市重劃,海邊路與永平路將要延申,穿越這地區,並與三多四路連接,未來前景可期。記得提出這一帶要重建的是前高雄市長謝長廷先生,總算在最近將要完成,拭目以待!




成功一路237巷

成功一路237巷位於青年二路的北側,昨日訪查時發現這棟老房子,但狀況似乎不佳。


門牌號碼還在,苓雅區成功一路237巷30號,在漢神對面。這裡也算是苓雅區,一直到玫瑰堂那邊都還是苓雅區,不是前金區。

另一間木造平房,保存也不佳。

苓雅寮「火車站」遺址探查

上回提到二戰時期苓雅寮有個火車站(如下圖,而不是指臨港線的苓雅寮車場),經過比對位置就在苓雅二路與青年二路之間。昨日我利用休假時特別仔細探訪這個地方,其實這個地方我並不陌生,因為以前我的車子都放在這一帶的私人停車場內。



在昇平街、苓雅二路之間的房子,有個很奇怪的排列現象,就是苓雅二路160巷不是直的或橫的,而是斜的,從現代都市建設角度來看非常不合理,以前經過時只是覺得特別奇怪而已。但是自從看了空照圖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條苓雅二路160巷不就是以前火車站及鐵道的位置嗎?而且透過老照片和Google Maps比對,斜度幾乎一致,位置幾乎重疊!所以應該幾乎可以肯定,這條苓雅二路160巷的由來就是舊的鐵道!



苓雅二路160巷的巷口是蓮藕大王


進入巷子後馬上將近90度左轉,接著看到Y字型的叉路。右邊是苓雅二路160巷。左邊則是昇平街139巷。兩條巷子到底後又90度右轉。


在苓雅二路160巷裡面,房子的後面,似乎還有一些很老的建築(在進入巷子的地方)被隱藏在後面,不易察覺,有待考證。另外,現在除了歪斜的巷子之外,已經幾乎找不到任何和這個火車站有關的證據或遺跡了,只能憑空想像。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苓雅寮的地標

位於成功一路、四維四路口的苓雅寮地標。

二次大戰的苓雅寮照片(二)

從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典藏的二戰空照圖,意外又發現許多之前不知道的事情!這一張照片剛好就很清楚的正對著苓雅寮一帶!


這是第一張是讓我感到意外與興奮的照片,地點現今的光榮碼頭(十三號碼頭)位置,原來光榮碼頭以前是用來存放浮木的!而這些木材之後會拖往愛河上游進行加工。之後的碼頭早已被水泥填平,變為軍營。民國70年前我還很小的時候也曾經看過小船拖著一大堆的原木往愛河上游航行,而且原木上面都有人跳來跳去。


現光榮碼頭(原十三號碼頭)的浮木(放大照)


現光榮碼頭(原十三號碼頭)的浮木(放大照)


另一個最讓我意外與興奮的就是這張照片,因為我才發現苓雅寮曾經有火車站,而且規模不小!(除了現在光榮碼頭旁的苓雅寮車場之外)!經過和Google Maps初步比對,位置應該是現在青年二路、成功一路、苓雅二路、永泰路所圍起來的這一帶。而且這條鐵路往左邊一直延伸到照片外。根據個人猜測,這條鐵路及車站應該是運送糖鹽之類的民生物資吧?想必跟陳家脫離不了關係。(這純為個人猜測,有待考證)


火車站2


火車站3


青葉公學校第二校區。
一九三七年(昭和十二年),改稱為青葉公學校,增設高等科。是年,為因應新都市計畫需要,又增設第二校區於今興中路八十六號,即苓洲國小現址。當時全校有二十二班,男生一、○六二人,女生四九三人,共一、五五五人,校地三、六○○坪,建物面積為五七四坪。(苓洲國小校史)

青葉公學校(現成功國小)



苓雅寮油庫:二戰末期被美軍炸得亂七八糟。不過圖片中看不出有何損害


陳中和故居:圖中最大屋頂的建築


位於苓雅寮下寮的鼓山亭


鼓山亭放大照,建築外觀和現在用Google Maps看的大致相同。我家現在就住在鼓山亭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