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拍攝於奈良縣吉野山「如意輪寺」
【前言】寫在高雄市苓洲國小120週年校慶之前:
之前在本部落格(孫拉拉的苓雅寮日記)中,陸陸續續的寫了一些有關於在1939年高雄四所公學校(平和、青葉、旭、東園)聯合日本內地修學許行的文章。照片均來自於我的阿公-苓洲國小孫媽諒校長的老相片。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我多次來到日本出差及旅遊,也親自專程走訪照片中的每個景點,並站在同一個地方及同一角度拍照。80多年了!照片中的訓導及教師們早已作古。本來我計畫透過管道訪問照片當中的小朋友(如陳田錨議長、黃慶祥先生等),但無奈時間不等人,也都先後仙世。最後只能從照片中的景點來尋找一些蛛絲馬跡,並查閱許多有關於日治時期台灣學生到日本修學旅行的文獻資料,來推測高雄這四所公學校聯合內地旅行的時間、地點、行程規劃、參訪重點等。
由於並沒有保留及查詢到當年這一團修學旅行的路線,因此僅能從台灣總督府的各學校修學旅行的文獻資料中來推測本次的路線。整個時間約為30-40天左右,而且正值櫻花盛開的季節。(行程中有到奈良吉野山賞櫻花)。實際到了現場看,才會發現,除了拍攝景點(背景)之外,還有整個環境的氛圍、當時拍攝的重點(為什麼會站在這裡拍照)、當地的風土人文、以及當時這群師生是如何安排交通食宿的。
在80多年後,帶著妻子兒子站在同一個位置及角度拍照,讓筆者感觸的是:雖然只是80多年前的黑白老照片,到現在為止景物依舊。前人早已作古,帶著老照片來緬懷我的阿公(兒子們的阿祖),在重新按下手機快門的剎那,會有說不出的感動!
這一批先祖父遺留之修學旅行照片,悉數已全數提供給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作為數位典藏。
【老照片拍攝地點的辨識】
由於沒有留下當年修學旅行的行程表,因此僅能從這些老照片中來判斷。其實早在2000年起我就開始有了尋找這些拍攝地點的計畫,但多數地點竟然十分陌生,早期Google尚未到現在般的強大,還可以透過Google地圖、街景、以圖搜圖的方式來尋找。幸好透過好友Shih-Ho Lo的協助,陸續找到拍攝位置,後續也藉由Google街景技術的進步及更新內容,陸續又找到了好幾個位置。但最後還是有2個景點尚未判別出來。我會在最後的地方提供這些未能判別地點的照片,希望總有一天能夠找到位置,這樣我又能再次前往日本旅遊了(笑)!
【公學校和小學校的差異】
公學校:是以台灣本地人為主的小學校。照片中的1939年高雄市四所公學校,分別是:
- 平和公學校(第一公學校,現為旗津國小)
- 青葉公學校(第二公學校,現分別為苓洲國小 / 成功國小)
- 旭公學校(第三公學校,現為三民國小)
- 東園公學校(第四公學校,現為大同國小)
小學校:是以日籍孩童就讀為主的學校,可再分為尋常小學校(六年制)和尋常高等小學校(二年制)。如:大和尋常小學校(前金國小)、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鼓山國小)、高雄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鹽埕國小)等等。
【修學旅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日治時期後帶來所謂的「新式教育」,並把「修學旅行」「遠足」看作是學習的一部份,在國史館出版的「楝花盛開時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三冊,制服篇 / 「修學」旅行篇 / 時局篇 / 內地進學篇」一書中也有許多當年來自於全台各級學校修學旅行照片,其足跡包含台灣各地及日本。除了名勝古蹟之外,仍免不了加入了許多殖民色彩,如參拜神社、參觀先進工廠企業等。後來因為1940年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整個修學旅行嘎然而止,取代的是戰時宣傳教育。
儘管當時日本內地休學旅行隱含著當年的殖民意涵,但我只想從跟隨著我阿公的腳步,來重新看一下這些景點,且這些景點經過了80多年,在經歷過數百年的時空輪迴、以及受到近百年戰爭的浩劫,日本仍能妥善的保存這些景點,到現在許多地方更已是國人前往日本旅遊的觀光重要景點,真不由得讚嘆!
【出發之前】
1939年高雄市公學校聯合內地修學旅行團員名單:
由於並沒有留下本次旅行團的行程資料,筆者僅能從台灣總督府的文件及其他參考資料,來推測整個行程。
- 高雄-->台北(台灣神社)-->基隆港-->搭船往日本
- 抵達九州門司港-->福岡-->太宰府天滿宮
- 廣島:宮島的嚴島神社
- 大阪:朝日新聞大阪本社
- 京都:嵐山、平安神宮、清水寺、宇治平等院、比叡山延曆寺
- 滋賀:三井寺
- 奈良:興福寺五重塔、東大寺、若草山、春日大社、吉野山(吉野神宮、如意輪寺)
- 三重:伊勢神宮、夫婦岩(二見興玉神社)
- 神奈川:鎌倉(鶴岡八幡宮、鎌倉大佛)
- 東京都:皇居(二重橋、楠正成像)、靖國神社、明治神宮
- 日光:日光東照宮、華嚴瀑布、明智平纜車、中禪寺湖
- 日本橫濱港-->返回台灣基隆港-->返回高雄
以下照片,拍攝於往返島嶼-1930年代台日旅情特展(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寫作文章編排方式】
本系列文章打算以比較休閒旅遊的方式來重新整理。將從九州開始,一路往北到日光的方向前進。除了老照片之外,會加入許多現代的旅遊照片,來做一對比,可同時當作是一個現代版的「懷舊之旅」指引。
=======================================================================
【第一站】九州
當年的旅行團,從高雄搭縱貫線火車出發到台北,先到「台灣神社」(現在的圓山飯店現址)參拜祈求旅途平安,接著從基隆港搭船前往九州的門司港。
九州的最北車站:門司港。2018年拍攝時正值車站重新整修之際。
門司港站的月台
門司港站有個類似鐵道博物館的設施,可以好好參觀。
門司港旁邊的特色老建築。
門司港
關門海峽大橋。對岸就是本州的山口縣下關市。
門司港租自行車,騎海底隧道到對岸的山口縣下關市
下關市最重要且影響台灣歷史甚鉅的景點:春帆樓。
「馬關條約」簽訂處。
【太宰府天滿宮】
上面的黑白照片,僅能分辨出是在太宰府天滿宮。但是來到現場才知道,除了神社的本體之外,最重要的是旁邊這一棵「飛梅」。而且,天滿宮內到處都有梅花。拍攝日期為7月,梅花盛開時間則在1-2月。
[維基百科]:
太宰府天滿宮是位於日本福岡縣太宰府市的神社。舊社格為官幣中社。和北野天滿宮同為日本全國天滿宮之總本社、天神信仰的中心。主祭神是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太宰府天滿宮與北野天滿宮、防府天滿宮並稱為「三天神」,三天神另有一說是太宰府天滿宮、北野天滿宮和大阪天滿宮
「在太宰府賞梅活動廣為傳揚,尤其因為菅原道真對梅花格外喜愛,還有與飛梅的傳說和淨妙尼的故事一起,所以使梅花常被作為太宰府和太宰府天滿宮的象徵」